第319章 三个方案
重启游戏时代 by 女儿红
2019-3-24 21:30
游戏刚开始的难度很低,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进行建设,并且进行新手指引。
作为一款策略模拟类游戏,《星际火种》里面的游戏内容还是很复杂的,虽说来玩这种游戏的大部分都是策略类游戏玩家,对这种题材的接受度很高,但钟鸣也依旧要为那些初次接触的玩家考虑,所以新手指引做得比较详细。
汤盈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建筑学,包括各种建筑应该如何摆放、建筑的具体作用等等。
初期的资源布局应该是设计过的,在飞船周围的平原上就能够探测到晶矿、气矿和金属矿的矿脉,可以在上面建造小型的采集场。
游戏中的采集场也分为很多种,目前汤盈还是个新手,所以只能建造最简单的小型采集场,说白了就跟一个普通的矿坑差不多,采矿车从矿坑向能源站运送资源,效率比较低。
以后随着科技树的攀升,采集场也会不断地进化,会有那种大型的自动采集场,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挖出埋藏在深处的资源。
游戏中的建筑分为很多种,有资源类的、生产类的、战斗类的,每一种建筑都有独特的作用。
建筑学也非常重要。比如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是所有建筑都必须在能源站的供能范围之内,那么能源站如何分布才能照顾到最多的建筑就成了玩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而且,建筑的大小各不相同,有点类似于拼积木,大建筑和大建筑之间会有缝隙,这时候就可以见缝插针地塞进去一些小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不同建筑之间会有联系,比如加工厂里面有冶炼的功能,金属矿送进去之后要经过加工厂的加工,才能送到兵工厂去制作武器,所以加工厂和兵工厂的建筑位置必须要跟金属矿靠得比较近,否则运输车就会跑冤枉路,影响资源运达的速度。
此外,不同类型的建筑互相之间也会有制约关系,比如加工厂会消耗资源,如果资源供应跟不上的话,加工厂就会停摆;或者加工厂造得太少,资源全都堆积起来,等仓库堆满了之后采集场就会停止开采资源。
所以,采集场、仓库、加工厂、兵工厂等等建筑都有一个大致适宜的比例,这个比例只有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保证发展的速度,否则任何一环除了问题都会直接拖慢整个进程,可能等氦闪到的时候就来不及跑了。
第一批建筑造完了,整个人类基地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阶段,各种建筑的布局比较合理,而且摆放得非常整齐,汤盈对此非常满意。
紧接着,汤盈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就是制定法律。
【颁布法律:人类文明面临危机,不论是旧时地球上的法律还是星际舰队上的法律都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作为最高执政官,为了挽救人类文明,你要着手制定《星际火种法》,该法律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存续,为此,任何必要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通过制定《星际火种法》,玩家可以获得一些好处,但也可能引起一些问题。
打开法律一栏,是一个类似于天赋树之类的界面,上面有很多种不同的法律条文,分别走向不同的方向。
不过,在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两三条分支,而这些分支之间是彼此矛盾的,玩家选择其中一条之后就无法再更改。
毕竟法律一经颁布就最好别改,“朝令夕改”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其中的法律条文有很多,比如应急班次、延时班次,现在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固定的,但这些法律可以强制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签署加班法律之后,就可以自由调整各种设施的加班时间,比如资源囤积过多,就让加工厂的人加班生产。
还有针对食物的法律,面对食物不足的情况,法律可以规定只供应汤汁,或者在食物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进行食物限额配给,这些策略都会不同程度地缓解食物短缺的状况,也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不满。
此外还有针对伤员的法律、针对死者的法律、针对儿童的法律……
不同的法律聚焦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有很多法律一看就非常不合理,但却能给执政官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加班、食品添加剂、童工等。
这个时候,在利益和所有人的不满中应该如何选择,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法律的颁布是根据玩家的游戏进程而不断推进的,与此同时,玩家还要着手解决一些野外的突发事件。
除了警戒哨站之外,玩家也可以建立探险队营地,安排人员去野外进行探索。
探索不仅仅是为了去搜集资源,也是为了更早地发现虫族的威胁。
在这款游戏的背景中,虫族基本上盘踞在整个星球的各个角落,随着人类势力的不断扩张,人类跟虫族的冲突势必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人类基地在遭遇虫族攻击的时候,如果没有警戒哨站,那么虫族可能会直接抵达人类基地的内部,从地下钻出来,对一些关键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让玩家损失惨重;如果有了警戒哨站,预警范围会扩大很多,人类可以及早在基地的外围阻拦虫族,减少损失。
不过,即使是有了警戒哨站,预警范围也不算很大,这时候探险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玩家可以组建很多支探险队,对外围的区域进行自由探索。
在探索中,探险队可能会发现在附近地底潜伏的虫族,玩家就可以召集军队主动清剿虫族;
探险队也可能会发现一些特殊的资源矿,确认安全之后可以带回一些资源,或者玩家可以派人过去开采;
探险队还可能会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突然被大量虫群围攻,这时候玩家作为执政官就要做出决定,是派更多的军队过去营救,还是放弃探险队,改在对自己比较有利的位置迎击虫族大军?
……
刚开始的时候汤盈觉得还挺不错的,虫族的进攻没有那么猖獗,附近的资源也比较容易开采,各种建筑纷纷建了起来,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但是很快,汤盈就遇到了各种困难。
随着进程的推进,虫族的进攻越发频繁,虽然汤盈修建了很多的警戒哨站,但虫族还是会从很多刁钻的位置绕过来,对人类基地造成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汤盈的一个采集场和两个军工厂被摧毁,死了三百多个人,让她肉疼得不行。
而且,资源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刚开始开采的都是一些比较浅层的资源,但浅层的资源开采完之后,玩家就只能去开采深层资源,或者是更远处的资源,不管是开采难度和运输难度都提升了,经常是一个不小心加工厂就停止工作,浪费了不少时间。
最气人的是,各种法律颁布之后,人们的不满度也在不断地上升之中。按照MUSCI的提示,如果人们的满意度达到满值,那么作为执政官的玩家就会被推翻,直接GAME OVER。
汤盈一边想方设法地搞建设,一边还要费尽心思地安抚手下人,感觉有些焦头烂额。
……
第一个阶段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毕竟汤盈选的是简单难度。
在资源产量、生产能力和科技树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第一阶段结束,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人类基地的建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初步建立起了星球上的基地。我们采掘星球上的资源、恢复原本的科技树、抵御虫族的进攻。现在,人类基地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马上就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人类面前。】
【虽然氦闪是在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可行的逃亡计划。目前星际舰队的科学家分成了两个派别:飞船派,以及星球派。】
【听取两个派别的意见,做出选择。】
汤盈打开科技界面,发现多出来了一个新的页签,上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逃亡计划。
游戏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在这颗星球上利用资源恢复原本的科技,并逃离这颗星球。
但汤盈没想到,如何逃离星球竟然还有两种不同的方案。
按照大部分玩家的惯常理解,既然大家都是坐飞船过来的,那飞船坏了就直接修飞船呗,飞船修好了之后大家一起飞走,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看完了这两派的意见之后,汤盈才发现原来这个设定没这么简单。
按照游戏中的设定,人类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飞船长达三公里,每一艘都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市,比最大的航空母舰还要大上十倍。
这样的一艘飞船,上面的成员人数达到5万以上,而整个舰队由187艘这样庞大的飞船组成,所以现存的总人数达到了将近千万人。
但,因为之前舰队降落在星球上进行资源补给的时候与虫族的主力大军爆发了战争,几乎所有的飞船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星舰上的船员也死伤惨重。目前,没有任何一艘星际飞船具备星际远航的能力。
飞船派的方案有两个:
第一方案:将现存飞船上的零件拆下来,把一小部分飞船拼凑成可以开走的飞船,那么补充燃料之后立刻就能够进行逃亡。但,因为这些飞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科学家估计,最乐观的结果,人类能够获得20艘能够进行星际远航的飞船,最多可以携带100万人。
但,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八百多万人将被抛弃在这颗星球上等死。
第二方案:发展飞船方向的科技树,并在氦闪爆发前尽可能地修复现有的星际飞船。乐观的结果是能够修复大约三分之一到一半,也就是大约90艘星际飞船和500万人可以获救,因为修复飞船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和资源都非常稀缺,全部修复不可能做到。
相比于第一方案,第二方案能够拯救的人多了五倍,但所花的时间也更加漫长,因为必须发展飞船方向的科技树,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十年、上百年。而且,在这期间内随时都面临着虫族的骚乱、氦闪的威胁,以及可能发生的内乱。
飞船派无法拯救所有的人,所以还有一部分科学家成为了“星球派”。
这颗星球比地球小得多,但密度却很高,沙丘下是坚硬的岩石和金属,地壳非常坚硬。它的北半球以平原为主,相对易于改造地形和施工。
所以,星球派提出了第三种方案。
第三方案:放弃飞船方向的科技树,全力发展重聚变方向的科技,利用星球上的资源,在星球的北半球平原地带建造大量的推进器,把整个星球逐渐推离这颗即将死亡的恒星。这样一来,全部的一千万人都可以得救。
而且,真到了几十年后,可能幸存的人类数量就不再是一千万,因为在这段时间中,人类新的一代也在诞生,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每对夫妇都鼓励生育2~3个孩子,所有孩子会被统一看护、抚育,所以到逃亡的时候,人类的人口可能已经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人,人口数量快速提高。
那么,飞船派的方案,即使是按照最乐观的进度估计,也必须要放弃数百万、上千万人,这对于被放弃的人来说,显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三种方案,三个方向。
不过,玩家并不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而是要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按照方案的介绍来发展科技。
这些方案只是把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给写了出来,玩家具体如何操作那是玩家的事情。当玩家达成某些条件的时候,相应的选项就会触发。
比如,玩家选择把飞船的零件拆下来组合成完好的飞船,那么MUSCI就会询问是否执行方案一进行逃生,如果玩家选择是,那么就会自动按照方案一执行。
除此之外,玩家也要向公众宣布自己将要执行的方案,但宣布的方案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宣布方案会引发不同人群的不满,玩家作为执政官可以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比如初期宣布执行方案三,减少大家的不满,让他们能够安心干活,然后默默地修好飞船执行方案一逃走,这种操作在游戏中也是完全允许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汤盈陷入了纠结。
外面的建设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计时器在快进状态,一年一年飞速流逝。
汤盈继续在外面搞建设,不过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再去看看三种方案,难以取舍。
不只是汤盈,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都在吵个不停。
“当然选第一种方案啊,飞船开走,留下的人再选个执政官出来,他们爱修飞船就修飞船,爱造推进器就造推进器,先通关再说啊!”
“搞笑呢?都已经暗示了,要修好小部分飞船,留下的大部分飞船就都彻底报废了,留下的人只能等死。”
“那就第二方案吧,能救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直接放弃几百万人啊?”
“世界末日了大哥们,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第三个方案吧!虽然感觉这个方案最难,但我很想看汤盈挑战一下高难度2333”
这三条方案救的人数各不相同,难度也不一样。
方案一救人最少,但难度最低,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风险。
方案二救人要多一些,但难度和风险也相应提高。
方案三能救下所有的人,但很显然难度和风险也是最高的。
汤盈纠结了半天,最终做出了决定。
首先是向所有人宣布要执行第三个方案,降低了一大波不满值,拉高了所有人的满意度。
然后默默地把飞船上能用的零部件拆下来,开始组装一支可以进行远航飞行的舰队。
游戏中的选项并不是单一选项,这三个方案只是三种路线上的建议。玩家要做的并不是直接选择方案,而是按照方案上的内容来发展科技树,同时决定是否要向星球上的所有人类宣布方案内容。
宣布的方案内容完全自选,可以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弹幕瞬间炸了,汤盈蔫坏蔫坏的啊!
表面上安抚大家说要执行方案三,把大家都安全地带走,但实际上自己却在偷偷摸摸地组装飞船……
难道说,汤盈要直接选择方案一进行最快通关了?
结果汤盈在选择科技点的时候,又点了【重聚变技术】,也就是方案三最基础的核心技术。
这下观众们都有点懵逼,汤盈这到底是要走方案一还是方案三啊?还是说,两手准备?
游戏进入第二阶段,一年一年的时间过去,星球上的人类势力开始不断地扩张。
整个游戏是以一整个星球为尺度,画面支持在一定比例内的自由缩放,当镜头拉到最高的时候,可以快速滑动右摇杆或者触摸板,观察整个星球的表面。
刚开始人类在整个星球上的范围只有一小片,人类范围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星际舰队的舰队群,而人类活动范围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漆黑一片。
但随着人类的范围不断扩张,探险队向着周围进发,整个星球上越来越多的部分被探索、发现,这种领地扩张的感觉非常棒。
……
在发展的过程中,观众们发现游戏里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好骗的。
汤盈向所有人宣布的是采用方案三的星球派逃亡计划,宣布之初就大幅提升了希望值,大大降低了不满值。可想而知,如果选择方案一或者方案二的话,希望值肯定要大幅降低,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被抛弃了。
但,在汤盈宣布了采用方案三的计划之后,她又着手去拆解、修复飞船,这看起来有点像是方案一的行为,在人类群体中引发了一些传闻。
这些传闻以事件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并持续提升着不满值。
【突发事件:最近,一种传闻在人群中逐渐流传开来。一些工程师表示,最近他们接到了秘密修复飞船的任务,第一方案极有可能正在秘密进行之中。这种传闻暂时没有传播得太广泛,大部分听到的人都将信将疑,但如果任由传闻继续传播,将持续提升人们的不满值。】
汤盈可以在游戏中选择【辟谣】或者【禁止讨论】,前者是发表官方声明,表示传闻不可信,有一定几率降低流言传播的速度,但无法彻底禁止,不满值后期还是会上升;后者是直接禁止讨论这个话题,会大幅降低留言传播速度,但不满值在初期就会大幅增加。
前者有几率失败,成功后持续见效,但后劲差;后者不会失败,持续性好,但初期就会引发大规模不满。
这时候观众们才发现汤盈之前发展【重聚变技术】的重要性了,如果按照原本的速度,传闻会飞速传播,因为汤盈确实下令修复飞船了,有那么多工程师都在参与,不可能完全瞒住。
但汤盈在科技树上点了重聚变技术,这一点跟方案三符合,所以自然而然地就遏制了留言的传播速度。
然后汤盈又稍微辟谣了一下,所以这次的传闻并没有引发太多的骚动,所有人的希望值、不满值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到了第二阶段之后,随着大批的新科技解锁,又可以建造一批新的建筑了。
资源的加速采集、高效精炼、机械外骨骼、医疗机器人、能量枢纽过载技术、能量屏障、工业温室……一系列的科技纷纷解锁。
随着采集和精炼技术的进步,资源总量也在快速提升中,机械外骨骼、机器人、工业温室等技术让所有人的伤亡率降低,病患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而能量屏障技术则是可以为整个人类基地提供更好的保护。
用能量屏障遮住建设的核心区域,那么即使虫族突然从地底出现,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能量屏障,就可以从容地调集部队进行镇压。
但,科技进步了,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严峻了,随着范围的扩张,人类的基地不可避免地进入更加陌生的区域,尤其是大量的资源都集中在星球南半球的矿脉,而这些山脉中正是虫族活动的大本营。
汤盈不得不额外花掉很多资源研发武器、武装军队,同时派出大量探险队侦查情况,跟虫族的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不仅如此,汤盈还要继续推进逃生计划,在重聚变技术研发成功之后,汤盈就要开始着手建造行星推进器。
这些推进器按照规划要建造在北半球的平原区域,每一座推进器都有数千米高,占地面积极大。推进器下方还要配套修建地下避难所,一旦启用,所有人就要进入地下生活。
因为在这些推进器全部修建完成、开始运作的时候,整个星球就会逐渐飞离恒星,失去了恒星的光照地表温度会骤降,星球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快速凝结变成干冰,在地表覆盖厚厚的一层。
如果人类继续留在地表,基本上是很难生存的,而避难所在底下,而且可以通过行星发动机的热量供能,就可以顺利地活下来。
……
汤盈修好了17艘星际飞船,但没有选择直接乘坐这些飞船进行逃亡。
按照MUSCI的提议,这些星际飞船修好之后,汤盈其实有三个选择:一是直接坐飞船开溜,也就是执行方案一的计划;二是飞船开到星球周边进行领航;三是飞船飞到附近星系采集资源。
飞船领航会极大地提升所有人的希望值,因为人们抬头就能看到太空中的那些星星(飞船的尾焰),有一种仪式感和虚幻的安全感,但也会稍微降低一些满意度(因为飞船没拿来做事);而飞船到附近星系采集资源,可以获得很多的资源补充,不过就没有希望值的提升了。
这两种方案都会让之前的“飞船逃亡”传闻不攻自破,因为飞船虽然修好了,但执政官并没有上飞船,依旧留在地面,这让所有人都相信执政官并不打算坐飞船开溜。
与此同时,重聚变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行星发动机也在一个个地建造。
建造第一座行星发动机的时候,汤盈是很激动的。
按照MUSCI的建议,汤盈把这座发动机建在了人类基地外的一片空地上,巨大的发动机骨架不断地、一层一层地搭建起来,这是一座高大数千米的山峰,又像是一座巨大的高塔。
在发动机下方,地下的避难所也在修建中。避难所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城,转换视角可以将大地调整为半透明状态,可以看到人类的机械在地下像蚂蚁一样持续施工,这是一个可容纳5万人的庞大地下城池。
按照MUSCI的说法,要完成第三方案,至少需要建造5000座行星发动机,建造得越多,计划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这5000座行星发动机,每个地下城可以容纳5万人,即使在宇宙中漂流漫长的时间,人类也可以放心生育、扩大人口数量,而无需像飞船逃亡的方案一样严格控制人口。
随着第一座行星发动机的成功建造,汤盈又开始接触到一些新的信息。
行星发动机的能源来自于重聚变技术,需要从附近的地表不断地采集资源。行星发动机开始运作之后,虽然整个星球会因为远离恒星而气温不断下降,但行星发动机的尾焰可以保证周边温度不至于太低,依旧可以在附近的地表施工。
为了维持行星发动机的运转,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燃料,而很大一部分燃料都来自于南半球山脉中的岩石。
在开采岩石的过程中,显然还是会跟老朋友虫族遇到。
而且,底下避难所之间不能直接修筑隧道,一方面是因为距离太远、地壳坚硬、工程量大,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虫族可能会对隧道造成破坏。
一旦某个底下避难所或者行星发动机出现问题,人们依旧只能从地表进行救援。
……
终于,一座座行星发动机建造了起来,为了保险起见,汤盈还多造了500座,几乎布满了整个北半球。
虽说5000座行星发动机的推力就已经足够执行第三方案,但在飞行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发动机故障、虫族破坏等等,必须保证有一部分发动机损坏也有回转的余地。
但汤盈也不敢再造更多了,因为时间在流逝,她也不知道氦闪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从降落星球到现在,游戏内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再拖下去的话,万一行星发动机造完了,但氦闪爆发之前没能逃得足够远,那就尴尬了。
发动机建造完毕,MUSCI提示,已经可以开始执行方案三。
人类开始陆续搬迁进入地下避难所,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行星发动机点火!
汤盈把视角拉到最高,一台台行星发动机开始喷射出长长的尾焰,淡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非常壮观。
汤盈只负责修建行星发动机,至于这些行星发动机如何调度、如何运作,这些都是由MUSCI进行计算和统筹的,汤盈不需要去操心。
行星发动机已经发动,但人类还要继续忙碌。
大部分人已经陆续进入地下避难所,但还有很多人要维护行星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还要负责监视虫族的活动,汤盈也还要照常颁布法律、攀科技树。
不过,这段时期的操作相比之前的建设时期而言已经少了很多,因为可供建设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造满了建筑,即使有一些布局不合理的地方要拆掉重新建,需要的操作量也已经很少了。
汤盈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然后点击快进。
星球首先是停止自转,而后发动机开始调整角度,将喷口对准行星公转轨道的切线方向,整个行星的公转轨道不断扩大,逐渐远离恒星……
整个过程在现实中很短,汤盈把视角拉到最高,调整为宇宙中的星球视角,在飞速快进地情况下可以看到,整个星球围绕着恒星的轨道正在不断地增加。
但在游戏中,整个过程却持续了十多年。
在星球逐渐远离恒星的过程中,星球上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虽然这个星球相比于地球而言地址稳定,但依旧发生了几次板块撕裂的事故,有好几台行星发动机因此受损;地表的温度骤降,在行星发动机的热量覆盖不到的地方,空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覆盖在地表,堆积成了厚厚的冰原;而行星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声响、地壳的震动和气温的骤降,导致了更多的虫族活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