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天寶九年八月,劍南道蜀州,青城山下,石橋村。
中午時分,萬籟俱寂,青翠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二十二章 範陽起兵

朝為田舍郎 by 賊眉鼠眼

2021-7-5 21:17

  理論上顧青確實有渣男之嫌,畢竟看過萬春公主白花花的身子,盛唐雖說風氣相對開放,但也沒開放到女兒家被男人看了身子仍然渾若無事的地步。
  萬春愛夜店,愛飲宴,愛歌舞蹦迪,但她知道自己是個好女孩。
  顧青看了她的身子,那麽顧青便是她的人了,公主駙馬不允許勾三搭四。
  壹男三女站在院子裏,氣氛有點詭異。
  顧青看看張懷玉,又看了看鬥雞似的梗直了脖子互相對峙的張懷錦和萬春,顧青再是直男也察覺到味道不對。
  四人沈默僵持之時,顧青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
  他想的並非三女同侍壹夫什麽的美夢,而是在想壹個很可能發生的問題。
  如果三女按捺不住火氣,覺得眼神對飆不過癮,最後索性動起手來,顧青是躲得遠遠的觀戰順便吶喊助威,還是不自量力地強行插手將三女拉開。
  這個選擇題壹點也不困難,顧青瞬間便想好了對策。
  當然是躲到張懷玉的身後,如此激烈的時刻,只有躲到武功最高的人身後才能保護好自己。
  可惜給韓介放假了,不然躲到韓介身後是最穩妥的,至少韓介絕對不會為了他跟別的女人爭風吃醋。
  三女仍在僵持,時間突然變得好慢,好無聊……
  於是顧青不知不覺開始發呆,在不知道眼前的僵局如何打破之前,不如進入賢者模式,反正三女之間大眼瞪小眼也很無聊,索性想點軍國大事。
  三女仍在對峙,而且分出了派別,場上的局勢很明顯,張懷錦與萬春互相怒視,張懷玉則穩如泰山,像搏擊場上的裁判,隨時準備喊停糾正選手的犯規動作,而顧青,只是個昏昏欲睡的觀眾。
  不知過了多久,顧青忽然打了個呵欠,道:“妳們到底打不打?不打的話我睡覺去了,知不知道我有多忙?在安西的時候壹分鐘幾十萬上下,現在卻要我在這裏看妳們眼神飆殺氣,飆了半天又不打,無聊!”
  說著顧青轉了個身,在三女愕然的註視下,竟真的走進後院睡覺去了。
  萬春壹臉不敢置信。
  張懷錦忽然笑出了聲,我的顧阿兄果然與眾不同,連公主都不放在眼裏。
  張懷玉卻無奈地扶著額頭苦笑。
  這家夥果真是根木頭,妳難道看不出我們三人是為了誰而陷入僵局的嗎?這個節骨眼上,妳居然去睡覺?
  三女今日都是特意來找顧青的,然而見顧青竟不講規矩自顧進屋睡覺,三女都不好意思叫住他,於是只好任其離去。
  顧青走後,三女仍站在院子中。
  張懷玉朝萬春行了壹禮,道:“殿下恕罪,舍妹年幼不懂規矩,但她沒有壞心眼……”
  萬春冷冷道:“本宮難道有壞心眼嗎?”
  張懷錦冷不丁壹刀補來:“有!”
  萬春大怒:“放肆!”
  張懷玉急忙道:“殿下小聲點,此地是顧青的府邸,那麽多下人看著咱們,妳我言行當有些收斂才是。”
  萬春被她提醒後,頓時壹驚。
  那根木頭對她毫無男女之情,這條情路本就走得很艱難了,若被顧青知道了她不好的壹面,往後怎麽可能對自己生出男女情意?
  於是萬春急忙端正了態度,不知不覺將公主的架子也拋去了。
  “張……懷玉,本宮……我也不是壞人,可妳這個妹妹太過分了,每次皆是她在挑釁我,我何曾得罪過妳們?”萬春不忿地道。
  張懷玉輕笑道:“殿下受委屈了,舍妹確實頑皮了些,但她沒有惡意的……”
  說著張懷玉含笑看了張懷錦壹眼,臉上雖然帶著笑容,但眼神忽然散發出壹股嚴厲之色,張懷錦在阿姐的眼神警告下,委屈地癟了癟小嘴兒,哼了壹聲將頭扭向別處。
  “上次渭水河畔與殿下相遇,幸虧殿下及時告之陛下派裴周南禦史赴安西監軍,我提前派人快馬遠赴安西告訴了顧青,顧青這才有了準備,沒吃大虧。殿下這份人情,民女記住了。”
  萬春臉色緩和了很多,甚至對張懷玉露出了壹抹淡淡的笑意,道:“到底還是阿姐懂事,妳若對我好,我自然和顏悅色,哼,若是別人對我使臉色,本宮的臉色也沒那麽好看。”
  張懷錦望天,對萬春的挑釁恍若未聞,張懷玉剛才的警告很有分量,張懷錦不敢再惹阿姐生氣了。
  張懷玉又道:“至於顧青……”
  神情閃過壹抹猶豫,猶豫之後很快變得堅定。
  “眼下顧青恐怕顧及不了男女之情,我們爭破了頭也沒用。”
  萬春和張懷錦愕然齊聲道:“為何顧及不了?”
  張懷玉展顏壹笑:“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萬春不服氣地道:“什麽事更重要?父皇將他召回長安,封了右衛大將軍,守個皇宮而已,能有多重要?長安十二衛皆拱衛京都,不差他壹個右衛大將軍。”
  張懷玉笑著搖了搖頭。
  “殿下,民女換個說法,顧青那根木頭殿下可能啃得動?他若早解風情,何至於今日還未成親,看他的樣子似乎根本沒有成親之念,殿下能奈何?”
  萬春氣道:“本宮便請父皇賜婚!”
  說著挑釁地掃了二女壹眼,若父皇賜婚,哪還有妳們什麽事,全都靠邊站,遠遠地羨慕我們吧。
  張懷玉笑嘆道:“莫怪民女沒提醒,殿下若走這壹步棋,必是兩敗俱傷的結局,顧青脾性剛烈,寧折不彎,若動用強權逼迫他的終身大事,顧青必會拼死反抗,那時妳父皇會氣得要殺他,顧青也活不下去,殿下真忍心看到那壹幕?”
  萬春壹驚,頓時語滯。
  被張懷玉提醒後,萬春頓時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
  顧青曾經在長安城闖過那麽多禍,每次闖禍都是因強權而起,對顧青的脾氣她多少有些了解,確實是個剛烈性子,寧折不彎。若她央求父皇賜婚的話,恐怕最終的結果真會鬧到不可收拾。
  “我……妳們的話我信不過,我問玉真皇姑去!”
  說完萬春掉頭便走。
  張懷錦得意地笑道:“還是阿姐厲害,三言兩語逼走了這個壞女人。”
  張懷玉搖頭道:“不是我逼她,我剛剛說的全是實話,顧青馬上會離開長安了,懷錦,妳若喜歡顧阿兄便多與他聚壹聚,過了這段日子,恐怕很久以後才能再見他。”
  張懷錦驚道:“為何?顧阿兄不是被調回長安任右衛大將軍了麽?”
  張懷玉嘆道:“妳不必知道原因,相信阿姐的話便是。”
  張懷錦神情露出惶恐之色,遲疑半晌,忽然拔腿朝後院跑去,邊跑邊嚷嚷道:“顧阿兄,顧阿兄,不準睡了,快醒來與我多聚壹聚!”
  ……
  範陽城。
  今日的範陽城有些反常,昨夜便有無數將士披甲入城,封鎖了城裏的每條街道,並嚴令所有百姓不準出門,街上商鋪全部停業,整座城池壹夜之間徹底變成了軍鎮,街上只見壹隊隊的披甲將士來回巡弋,卻不見壹個百姓商人的身影。
  百姓和商人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只覺得心中恐懼,空氣中彌漫著壹股窒息的肅殺之氣。
  範陽節度使府。
  冬日的寒風呼號著從前堂外掠過,偌大的前堂內陰雲密布,氣壓低得令人呼吸都困難。
  節府前院站滿了將士,將士們密密麻麻按刀而立,隊列整齊有序,前堂內眾將雲集,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的將領皆齊聚於內,每名將領披甲戴盔,沈默無聲地盯著坐在首位的安祿山。
  今日的安祿山也是全副武裝,壹身特意訂做的寬大鎧甲將他肥胖的身軀遮得嚴嚴實實,看起來像壹只渾身裹滿了濕泥的野豬,模樣有點可笑,但前堂內所有人都笑不出。
  雖然被突然召來範陽不知何故,但每個人都清楚,今日此時安祿山召集三鎮將領,必有驚天大事發生。
  每個人隱隱有些興奮,三鎮這些年暗中厲兵秣馬,換下了無數將領,將真正有野心有殺性的將領提拔上來,安祿山究竟要做什麽,每個人心裏都有數。
  今日,便是此時了。
  直到所有的將領陸續到齊,安祿山輕輕朝身邊的侍衛李豬兒壹瞥,李豬兒會意,朝前堂外用力揮了揮手。
  站在節府大門邊的親衛們用力推動大門。
  砰的壹聲悶響,節府大門被緊緊關上,沈悶的聲音令所有將領心頭微驚。
  安祿山神情嚴肅,肥胖的身子在李豬兒的攙扶下吃力地站起身,面朝前堂後的屏風行了壹禮,沈聲道:“有請長安天使!”
  壹名容貌普通,穿著絳紫色宦官袍服的中年人走出來,雙手高高捧著壹道卷起來的明黃色聖旨。
  宦官神情不太自然,走到前堂中央還沒說話,安祿山卻率先朝宦官跪下,大聲道:“臣,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跪聆聖訓。”
  見安祿山跪下,身後的眾將愕然之余,也紛紛跟著跪下。
  宦官緩緩打開手中的聖旨,念道:“安卿如面,長安情勢危急,楊逆國忠者,佞幸竊國,串通長安宮闈宿衛,囚朕於興慶宮大同殿,夥同奸宦多人,使朕不見天日,楊佞把持朝政,勾連佞吏,朝堂禮法崩殂,天子禁於鬥室,法令滯於省臺,忠臣死於刀俎,今遣親信之宦星夜出城,宣朕密旨,安卿若忠直不改,當可提三鎮兵馬入長安勤王,竊竊語此,未可示矣。欽哉。”
  聖旨念完,眾將神情各異,有的作義憤填膺狀,有的沈默不語,更多的卻是茫然不解,這些茫然的人大多是沒讀過書大多,根本沒聽懂聖旨裏的意思。
  安祿山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裏,沈聲道:“此為天子密旨,意思就是,長安的楊國忠膽大包天,竟敢串通宮闈宿衛,將天子囚禁於深宮之內,而楊國忠卻夥同奸臣把持朝政,壹手遮天,此獠竟冒此大不韙,其行悖道,其心可誅!”
  眾將這才聽懂了,壹齊露出恍然之色,接著恍然之色又迅速轉換成憤怒之色。
  安祿山緩緩道:“天子遣人將密旨送來範陽,請我出兵南下,入長安勤王,清君之側,誅殺楊國忠,還我大唐乾坤,正我大唐朝綱,天子待我如子如侄,天恩難報,今日正斯時也!諸位將軍皆是安某多年心腹愛將,國難之時,諸位可願與安某同往?”
  前堂內壹片沈默,良久,終於有人大聲道:“安節帥平日待我等恩重如山,如今又有天子親筆密旨請安節帥勤王,於公於私我等焉有坐視之理?節帥,末將願為節帥前鋒,提三鎮兵馬直擊長安,救天子於囹圄之中!”
  有人帶頭響應,此時此景,就算有個別將領心中並不情願,也深深明白今日這關若不表態,怕是難見到明日的太陽了,於是眾將紛紛附和響應,節府前堂內瞬間殺聲震天。
  至於所謂的“密旨”,所謂的“勤王”,所謂“楊國忠囚禁天子,把持朝政”,這些話裏漏洞多得跟篩子似的,可是堂內諸將無人反駁。
  密旨這個東西,只是為了造反而編出來的合法理由,不論寫得多麽的無懈可擊,都掩蓋不了造反的事實,這道密旨說直白點其實就是給那些愚昧的百姓們看的,欺騙那些愚昧的人,我並非叛亂,而是奉旨勤王,所謂勤王究竟是怎麽回事,堂內的直接參與者難道不清楚?
  見堂內群情激憤,這些激憤的情緒有真有假,但大家喊殺的聲音還是比較大,也比較統壹。
  安祿山對眾人的反應頗為滿意,今日宣旨什麽的,其實只是走個過場,畢竟造反也需要壹塊遮羞布用來掩耳盜鈴,現在理由編得很充分,也很正義,這場面已經足夠了。
  於是安祿山站起來緩緩道:“甚好,既如此,本帥下令,盡起三鎮兵馬,連同奚族,契丹等異族兵馬共計二十萬,明日清晨向南開拔,遇城則破,遇兵則擊,打到長安城內,救出聖天子!”
  “起兵!”
  壹片甲葉撞擊聲,眾將紛紛高舉拳頭,齊聲大喝:“殺!”
  堂內壹陣陰風拂過,天地低昂,北風怒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