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提取

混沌果

靈異推理

禹國。
長央府,傾河城。
……
“小蘇,小蘇,醒醒,起來幹活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六章 【兩條路】

超神提取 by 混沌果

2022-4-2 22:09

  地星自古對武道的九品,就有明確劃分。
  具體為——
  九品高人、六品稱豪、三品封王。
  其中,“高人”指的是成為武者後,身份地位高人壹等。
  而“稱豪”則是指武者晉級六品後,因為擁有真氣,實力變的更強,可以做到稱雄壹方,成為當地豪強。
  最後的“封王”,最開始是古代王朝皇室給晉級三品武者的封賞,賜下壹個王爵。
  當然,這個王爵是榮譽性質,沒有實權,也沒有封地。
  實際上的用處,僅是安撫。
  晉級三品的武者,對此也心知肚明,大多懶得理會,基本無視。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封王”的性質慢慢變成了壹種對實力、身份、地位的認證,漸漸深入人心。
  衍變到最後,“封王”成了每個武者的追求。
  如果誰能夠晉級三品,便會擁有對應的封號。
  比如,劍王、刀王、槍王……
  不使用兵器、又知道姓名的,則以姓為開頭。
  好比蘇景行,倘若晉級三品,外人稱呼時,就會叫“蘇王”!
  因此。
  “驚鴻劍仙”真正的封號是“驚鴻劍王”。
  之所以被人叫“劍仙”,是因為她的氣質非常突出,很像地星傳說中的仙人。
  超凡脫俗、仙氣飄飄、不食人間煙火。
  看照片就讓人著迷,更不用說見到真人。
  蘇景行此刻就壹陣恍惚。
  好在很快反應過來,低頭不再直視。
  “驚鴻劍仙”漂亮是漂亮,氣質也超絕,但年齡也大。
  今年六十出頭了!
  都老奶奶的人了,蘇景行實在不敢多想。
  等“驚鴻劍仙”開始問話,講述武道瓶頸等知識時,蘇景行迅速沈浸其中,沒有了顧忌,或是詢問、或是征求意見。
  “驚鴻劍仙”雖然走的是劍道,但她對其它武功的理論、變化、解說,壹樣非常熟絡。
  這是活了幾十年,總結起來的經驗。
  蘇景行聽的如癡如醉。
  有這麽壹個熟知各種武功的三品武道高手,親自指點,蘇景行以往壹些不明白的地方,瞬間豁然開朗。
  包括他此前想解開真氣卡,結果突然心生不好預感,最終停止的原因。
  按照“驚鴻劍仙”的解說,六品武者丹田裏的第壹縷真氣,最為重要。
  它決定了日後武者所走的道路,是熾烈如火,還是寒冷如冰。
  如果壹開始就是火,那以後只能壹路走到頭,中途想要改成水,就得重塑丹田,廢掉全部修為,重新開始。
  個中緣由便是丹田是唯壹的。
  丹田內壹旦出現真氣,那以後只能出現相同的真氣。
  這壹特點,蘇景行結合自身情況,幾乎馬上就想通他之前的遲疑。
  很簡單,如果蘇景行當時解開真氣卡,將得到的真氣,吸收入丹田,那丹田就會適應了這種突然湧進來的無屬性真氣。
  等蘇景行自己想修煉時,丹田已經失去了滋生真氣的能力。
  不是丹田壞了,而是它罷工了!
  有免費的真氣可以“吃”,它不想再自己辛辛苦苦“生”出來。
  真要那樣,蘇景行日後想增加真氣,唯有繼續拾取真氣卡。
  這種修煉方式,相當於斬斷了蘇景行的壹條路。
  靠真氣卡增加真氣,對蘇景行來說,固然很簡單。
  可這種方式,太看重運氣了。
  六品及以上的武者,又不是大白菜,每天死壹個。
  蘇景行想變強,晉級三品,天知道需要等多久。
  自己通過丹田滋生就不同了。
  只要有壹門專屬的能修煉出真氣的內功,再找壹個天地能量充沛之地,便可以不斷的增加真氣。
  這個時候,如果再有真氣卡補充,那真氣儲量的增長速度,無疑會非常快。
  相當於兩條路壹起走!
  理清這個思路,蘇景行由衷松了口氣。
  他當時的不好預感是對的!
  果斷停止解開真氣卡,是為最明智的選擇。
  能兩條路壹起走,誰願意只走壹條路?
  ……
  聽“驚鴻劍仙”講了壹個白天,直到晚上九點,蘇景行才告辭離開。
  這壹天的收獲,幫蘇景行掃除了壹大堆問題。
  又因為他接受的快,明天不用再去石王大廈了。
  也就是指點結束。
  明天改為魏家佳,前往空中花園。
  對此,蘇景行沒有抱怨,或者不滿。
  又不是想拜“驚鴻劍仙”為師,弄明白武道壹途上的疑點、難點後,蘇景行只需按部就班,實現相關的要求,就能壹路突破至三品!
  所以,蘇景行很滿意。
  如果有機會,他想還壹次“驚鴻劍仙”的指點之恩。
  不過想來,這個機會是碰不到了。
  蘇景行搖頭壹笑,回到山腳小院。
  今天他請了假,不用去火葬場。
  聽了壹天“課”,這會兒肚子早餓了。
  翻出壹些搬家時買的包裝食品,蘇景行壹邊吃,壹邊上網。
  他想看看,早上在石王大廈前踩的那些媒體,會怎麽報道。
  蘇景行很清楚。
  當時不管他說什麽,這些媒體人都會進行曲解。
  為此,二話不說,直接閃人。
  現在上網壹番搜索,果然發現他被群嘲了。
  “揭秘幸運兒楊戩的真實人品”
  “楊戩:壹個傲慢、驕狂的桀驁青年!”
  “楊戩身份大揭曉!原來他是……”
  “妳不知道的楊戩!”
  “……”
  各種五花八門的標題下,通篇是對楊戩諷刺的內容。
  當然,在用詞上又不留痕跡,要麽“疑似”,要麽“可能”。
  就是不給蘇景行找茬的借口。
  而新聞下面的評論,沒有意外壹面倒。
  “我就說了,這個楊戩不是壹般難搞。”
  “呵呵,要是我,我也會目中無人。”
  “楊戩算個屁,若非走了狗屎運,憑他也能見到‘驚鴻劍仙’?”
  “對了,楊戩真是在‘石王大廈’和‘驚鴻劍仙’見的面?”
  “很明顯啊,那楊戩進‘石王大廈’後,到現在都沒出來。”
  “這豈不是說‘驚鴻劍仙’,就在‘石王大廈’裏?”
  “廢話!”
  “……”
  瀏覽到最後,蘇景行不出意外,看到了“驚鴻劍仙”四個字。
  顯然。
  有水軍在引導話題,通過他,將“驚鴻劍仙”引出來!
  “石王大廈,石家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