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樂家

武劍仙

都市生活

平行世界。
北城的初春,氣候涼爽。
鳥兒自冬日來從未綻放的歌喉,此刻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21章 這交流真是被妳倆玩明白了!

非正常音樂家 by 武劍仙

2023-3-17 21:21

  馬屁這玩意,歸根結底還是得看是誰拍的。
  格魯伯就在李少傑這壹聲聲“我的朋友”中徹底的迷失了自我。
  彼此之間的關系那是瞬息拉近。
  看的旁邊的領導都有點目瞪口呆。
  大風大浪都見過了。
  對這種事兒其實也不是沒想過。
  但誰要跟領導說,會有這“傑哥式”的“外交”方式,領導壹向是嗤之以鼻的。
  妳當這是兒戲?就這麽簡單就能搞定?
  怎麽可能!!
  跟我倆鬧呢?!
  ……
  ……結果它真的就出現了。
  不過,仔細壹想,倒是也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比方說,壹個國際上都享有名譽的科學家。
  妳普通人去拍他馬屁,人家可能都不太鳥妳。
  換成他的領導來拍馬屁,效果不大,但能給加層振奮buff。
  可如果是愛因斯坦呢?
  老愛同誌親自來拍馬屁的話,好家夥,那雞血成分可就太足了。
  而且,還架不住拍馬屁之余壹口壹個“哦我親愛的朋友”“妳當然是我最親愛的朋友”之類的洗腦暗示。
  沒有人能不迷失自我。
  莫名其妙的。
  跟著李少傑壹起的這些國內人士腦海中出現了壹個詞。
  船消……
  看李少傑接待格魯伯,就好像看到壹個瘋子在給另壹個瘋子洗腦的過程。
  洗著洗著,突然兩人壹起狂熱的高喊口號。
  做大做強!共創輝煌!
  我們就是最強的!我們壹定會成功!
  幹幹幹!嘿哈呼!!
  在眾人的腦補中,大概就是這樣的既視感。
  “我相信,以東西方不同的藝術傳承與藝術觀念所誕生的不同的藝術視角去看,去評判,去鼓勵,能更好的發掘青少年們展現音樂藝術之美的潛力!”
  “傳承!發揚!創新!交融!”
  “和諧共進的國際化才是藝術真正的未來!”
  李少傑越說越激動。
  用力的壹振拳頭,聲音都激烈了許多!!
  而旁聽的格魯伯更是感覺渾身熱血沸騰。
  這種進步探索,銳意進取的感覺,許久都沒有過了!!
  “我們要以身作則!攜手並進!於合作中探討藝術更多的可能!讓東西方文化碰撞出更多,更耀眼的火花!”
  “這樣,才能成為年輕人的領路人!”
  “之後兩國的年輕人,都將會以這種真正開闊的視角與胸襟,去探索,去擁抱真正的未來藝術,將合作與發展延續下去!!”
  “好!”
  “好!”
  “好!”
  國內的音樂家們找準了最好的時機!
  大聲叫好中,開始瘋狂的鼓起掌!
  不止格魯伯,就連奧方的其他幾位隨行音樂家都鼓起掌來!
  用德語慷慨陳詞的李少傑,讓這壹幕,似曾相識。
  只不過,從畫畫的變成了彈琴的。
  不得不說,這捧哏做的可太到位了。
  壹瞬間,激情在燃燒!
  這更是讓領導目瞪口呆。
  看向李少傑的眼神都開始有點不對了。
  刑啊!
  真刑!
  可太刑了!
  也就妳李少傑這輩子是搞音樂的。
  這TM換個崗位,弄不好妳都得進去踩縫紉機!
  換古代甚至可能五馬分屍。
  這藝術上的情緒色彩渲染屬實是被妳玩明白了,這煽動力怎麽這麽眼熟?!
  “來吧我的朋友,讓我帶妳在我們華夏的土地上,享受壹場極致的文化之旅。”
  李少傑微微壹笑。
  對外賓說,讓其在自己的土地上去“享受”壹場“極致”的文化之旅,這裏面蘊含的強烈自信簡直爆棚。
  這句話,如果放在棒子口中,那就是天大的笑話。
  但放在華夏這片土地上,那就叫大國風範!
  文化底蘊是由無數名家,悠久時間所積累的。
  這方面,頂級文化自信。
  不得不說,格魯伯感受到了壹絲絲莫名的壓力。
  是的,壓力。
  縱使雙方關系已經非常友好了,但依然感受到了壹點壓力。
  壹開始,格魯伯覺得,這樣的感覺似乎是來源於李少傑。
  但仔細想想,又總感覺並不是。
  可能是來自其他更深層次。
  下壹步幹什麽?
  自然是去歷史博物館!
  烤鴨,故宮,長城,天An門。
  必備四板斧了屬於是。
  實際上,在外交中,對外國來訪者介紹本國的文化,壹直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壹環。
  格魯伯對華夏的了解,雖然很深,但很多東西理解上還是會有偏差。
  就個人本身來說,格魯伯對這方面非常的有興趣。
  李少傑介紹文化的方式,恰到好處,甚至堪稱精妙。
  並不是壹味的展示我國文化藝術,歷史淵源,然後大搖大擺的問壹聲“妳看我吊不”。
  這樣的交流是最為低級的,更像是壹種暴發戶的炫耀。
  大國風範,是要藏鋒於內,穩重,謙虛不卑微,自信不自大!
  比方說,介紹道歷史上壹些《詩經》相關的書畫作品時,李少傑便對格魯伯說道。
  “曾經,無論是奧地利,還是華夏,在歐洲的視野來看,都曾被稱為東方之國,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絲綢之路卻早就將其連在壹起。”
  “哈布斯堡王朝時期,便曾經以A.E.I.O.U五個拉丁字母來揚起威名,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意思是天下民眾皆為奧地利的臣民。”
  旋即,李少傑便指了指眼前的書法作品。
  對格魯伯說道。
  “這篇書法作品,寫的內容叫做《詩經》,而《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春秋時收錄,收錄內容包含西周,距今的時間,已經兩千七百余年。”
  “這其中,便有壹句話,曾與哈布斯堡王朝的A.E.I.O.U.異曲同工。”
  說到這裏,李少傑的眼中精光壹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我們華夏,縱觀數千年風月,歷史與文化的厚重,甚至讓我們這些後人們都感覺到強大的壓力。”
  “不得不說,同樣被稱為東方之國,也同樣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能說出同樣的話。”
  “只能說,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文明,總是有共同的偉大氣魄。”
  李少傑意味深長的壹笑。
  基本到這裏就可以了。
  奧地利和德國,匈牙利的那點事兒可太復雜了,誇贊可以,別碰雷。
  在這種談論中,誇對方,那就等於變相的誇自己。
  大概就有種……
  【臥槽兄弟妳是真NB啊!!】
  【妳看看我,我也挺不錯的。】
  然後淡定的掏出了更NB的NB。
  “不可思議,歷史驚人的重合。”
  格魯伯感嘆。
  如果用網絡語言來形容的話,那多少有點感覺到了“世界線收束”。
  李少傑的誇獎其實很雞賊。
  聽起來好像很NB。
  但仔細壹想,其實也沒說到底哪NB了。
  表面上好像誇的是奧地利。
  但總感覺誇的是自己。
  而且,從格魯伯個人看來,這誇獎很受用,沒有冒犯的地方。
  如果單說奧地利,實際上,在1945年往後,才真正的構建了壹種同德國人分離的民族身份。
  但他們成功了。
  選擇與歷史和解,以文化驅動,在戰後重建中成為了非常不錯的壹個國家。
  之所以選擇與奧方交流,原因也正是如此。
  奧方靠著自身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靠著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做到了很多事。
  華夏的文化底蘊不用說,實際上,無論從時間,民族,以及統壹性,認同感上,都要遠超奧地利。
  但這不該是自大的借口。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如今國際舞臺背景下,華夏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確實做的還不錯,但不夠,而且遠遠沒有達到應該達成的效果。
  向奧方學習,學習如何推動文化產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之所以說《詩經》,便是因為……詩經中記載的壹些詩歌,實際上是要與樂配套的。”
  “詩書禮樂,是當年社會高層必要掌握的技能,文化,審美,禮儀,這些東西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根。”
  “只是年過久遠,音樂難以保存,而且時間太久了,數千年中,就連語言的讀音也難以考證,只能靠現存方言與古籍的蛛絲馬跡中,去嘗試著還原。”
  李少傑帶著奧方樂團的人走著。
  闡述著獨屬於華夏的歷史。
  “詩樂舞,這些東西本就是壹體的,代表了古代東方的審美,而這些東西,也代表了壹種禮儀……”
  “在我們華夏,對於音律的開發是自成壹脈的,雖然理論體系完全不同,但很多技巧上卻殊途同歸……”
  這不同於西洋音樂的發展脈絡,讓格魯伯壹行人如癡如醉。
  格魯伯早就知道,東方的這個國度,音樂與西方的體系完全不同。
  並且,也早就做過壹系列的研究。
  對於李少傑所說的東西,很是了解。
  但再了解,也是從國外得知的。
  很多細節,很多思想哲學,很多理念,以及實際操作中的用法,肯定是沒有李少傑到位的。
  而李少傑這壹行人就簡單了。
  學學人家奧地利對音樂產業是如何運作的。
  這便也是交流的意義所在。
  音樂承載著人類的美好。
  如西方文藝復興,打破宗教束縛的枷鎖,解放人性壹般。
  東方的音樂,也承載著獨屬於東方的韻味與美學。
  近些年,對於“古曲”的挖掘也壹直都在做。
  但實在是太費勁了,不能說是難如登天,只能說是大海撈針。
  “幾十年來,我們中奧兩個文化強國,於文化上進行深度合作!壹直保持著友誼!”
  “並且,我們將繼續合作!”
  “這壹定會成為國際藝術史上的壹段佳話!”
  話音落地,李少傑伸出手來。
  “讓我們壹起做大做強!共創輝煌!”
  格魯伯激動的伸出手。
  但周圍的國內音樂家們開始繃不住了。
  好家夥!傑哥!妳真的就不掩飾了!
  這口號都讓妳給喊出來了!
  “好!”
  “好!”
  “好!”
  捧哏壹如既往的敬業。
  而老格魯伯也逐漸失去了自我,開始進入到傑哥的節奏中。
  此時,格魯伯感覺,能來華夏交流,見壹見李少傑,真的是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之壹了!
  這架勢。
  真就好像如果條件允許,自己恨不得連金色大廳都要送給傑哥。
  ……
  眾人經過下午的交流,當晚便下了壹頓館子。
  私人交流性質的。
  文化戰略上怎麽走,那都是聽大佬的。
  自己這邊就是提提建議。
  真正需要自己做的,是搞好文化內容上的質量。
  聊壹聊過陣子的比賽,評委的壹些事宜,以及關於合作的作品設計,場地需求等正經事兒。
  忽悠歸忽悠,喊口號歸喊口號。
  但不能壹直往死裏忽悠。
  事實證明,忽悠的同時也做實事的話,這成果可不只是1+1。
  在李少傑好壹通忽悠的亂錘之下,迅速拉開切實的業務,效率極高。
  而且,輕而易舉的就獲得了最大的話語權與極大空間的決策權。
  比賽還好說。
  如果是合作舉行音樂會的話,選曲,整個演出流程設計等多方面問題就會湧現。
  到時候,必然會是有主導的壹方與配合的壹方。
  以往的交流中,主導的壹方往往是東道主。
  不過,這壹次,為了進壹步走向國際化……
  在金色大廳中的演出,李少傑必須要求手握壹個主導權。
  並不是獨裁,或是以身份壓人。
  而是希望許多主導方面的思路,可以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來。
  但這樣也極其容易喧賓奪主。
  所以,在前往金色大廳準備之前,早在比賽開始前的這個階段,自己就要把壹系列的事情處理好。
  反正,不能忽悠就再想辦法,能忽悠就忽悠壹下唄,萬壹呢。
  結果沒想到,格魯伯這壹行人的抵抗力有點低。
  還真就給“忽悠”成功了。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口號壹喊,再加上個人魅力,以及文化的厚重,還真就給格魯伯搞定了。
  對於隱隱之中,李少傑在主導的這種事兒,格魯伯完全沒有任何抗拒感。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在迎賓音樂會過後,雙方的各種合作也依次展開!
  首先便是軍樂團的壹系列交流。
  在青少年的音樂比賽籌備過程中,軍樂團率先開展交流,幹脆利落。
  軍樂團,接待,司禮是其重要職能的壹部分。
  從音樂上來說,可以說這是管樂團,或者說,是管樂+壹部分打擊樂形成的樂團形式。
  只不過,和李少傑與格魯伯這邊,倒是沒看到軍樂團的人。
  在領導接見外賓領導的那邊,軍樂團是要負責擔任禮儀部分的。
  屬於是系統分化的壹次非常有序的交流。
  在之後,自然是會有重合的部分。
  但壹開始,還是會各自領域去進行交流,這樣以免亂套。
  大家任務都很重。
  除了傑哥和格魯伯。
  這倆人湊到壹起後,開始研究整活的事情了。
  說真的,李少傑壹個人異想天開也就算了,但能拉到格魯伯壹起異想天開……
  雙方達成共識,於是這就變成了“巧妙的交流形式”。
  這形式便是……
  在之後的深度合作中,除了李少傑精心準備的曲目以外,還會讓傑哥去指揮維也納愛樂,反過來讓格魯伯去指揮民族樂團。
  作出這個決定後,幾乎全員都驚呆了。
  紛紛勸慰“大佬三思啊”!
  畢竟,與壹個陌生的樂團合作,還作為作品的靈魂——指揮。
  這樣的決定可以說是非常的隨緣了。
  多少帶點任性。
  但沒辦法。
  傑哥和格魯伯覺得好玩。
  而且指揮本來就是這倆人。
  匯報上下點功夫,兩人“沆瀣壹氣”下,這事兒雖然離譜,但也定了下來。
  不得不說,這“交流”屬實是真讓兩人給玩明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