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陳證道

歷史軍事

大明正德十二年,廣信府上饒縣徐家村。 正值深冬時節,天蒙蒙亮,道旁的野草上還覆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8章 反其道而行

明王首輔 by 陳證道

2019-5-21 16:10

  早在禮部公布殿試時間的當天,京中的各大賭坊便開出了盤口,對賭殿試金榜的前十名,不過徐晉這個會試頭名反而成了最大的冷門,押註他奪狀元的人極少。蓋因徐晉得罪楊閣老和禮部尚書毛澄的消息已經在坊間傳開了,而這兩位都是殿試的閱卷官,其中首輔楊廷和更是手握“壹票否決”權,所以極少人看好徐晉能夠蟾宮折掛。
  像郭守乾這些吃飽了撐著的勛貴子弟,平時就愛惹事生非,更何況上次四季樓下助興藥沒能暗算到徐晉等人,壹直“耿耿於懷”,這時遇上了,自不然趁機嘲諷幾句,如果可以,甚至打算圍毆徐晉壹頓。
  這時壽寧侯之孫張瑞嘿笑著道:“韓守乾,徐晉好歹是會元,妳押壹文錢也太瞧不起人,我就押了兩文,比妳多壹倍!”
  壹眾害蟲再次哄堂大笑。費懋中正想喝斥,徐晉打了個手勢制止住,神色自若地微笑道:“那倒要多謝兩位瞧得起在下了。”
  徐晉說完轉身灑然而行,壹群吃飽了撐著的草包,徐晉根本不屑理會,更何況這些家夥精力過剩,越理會他們肯定越來勁。
  費懋中輕蔑地冷哼聲,壹拂衣袖轉身追上徐晉。
  壹眾衙內不禁面面相覷,同時又極為不爽,那感覺就像狂青樓,剛抵在要害上,還沒進門就完事了。
  “奶奶的,這徐酸子也太沒種了!”韓守乾悻悻地道。這貨本來還想激怒徐晉,只等對方回嘴,便借由頭把他揍壹頓,誰知徐晉輕飄飄地丟下壹句就離開了,讓他連動手的借口都沒有。
  這時壹名勛貴子弟道:“咱們今日這樣羞辱徐酸子,若到時他真拿了狀元咋辦?”
  郭勛撇嘴道:“得罪了楊廷和,徐酸子還想拿狀元?作夢吧,絕對不可能的事!”
  “話不能這麽說,當初會試還沒放榜,不是有傳言稱徐酸子的卷子被石珤廢黜了嗎,後來還不是他拿了會元!”
  郭勛不屑地道:“那次是擺了烏龍,再加上有梁儲力捧,徐晉才拿了會元。這次參加殿試的才三百人,要搞點小動作還不容易,絕對不會出現擺烏龍的事。更何況石珤與楊廷和能比嗎?嘿,別說狀元了,徐酸子若能進前十,本少把名字倒轉來寫!”
  壹眾害蟲不由紛紛點頭,確實,石珤如何能跟楊廷和比?如今在朝中,楊閣老說句話比宮裏那位還要管用,真要整壹名新科進士太容易了。
  “徐會元請留步!”
  徐晉和費懋中剛要坐上馬車,便見壹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提著長衫的下擺,壹溜小跑地追上來,正是年紀最大的新科貢士張璁。
  徐晉停下腳步,微笑道:“秉用兄可有事?”
  張璁走到跟前停下,笑道:“天色尚早,在下想請子謙和民受到前面的酒家小酌兩杯,不知兩位可願意賞臉。”
  張璁之前連續參加了七次會試均名落孫山,上次拿了徐晉的題目回去練習,果然大有裨益,而且會試時還押中了壹題,終於如願以償地中榜了,剛好是第壹百名,只要殿試發揮正常,進二甲理應沒有問題。
  徐晉微笑點頭道:“恭敬不如從命!”
  印象中張璁是通過議禮才開始發跡的,是個極善於抓住機會的家夥,徐晉倒是想看看他殿試之前請自己喝酒有何目的。
  有人請客,費懋中自然沒有意見,只是有點好奇,徐晉為何會對壹名年近五十才考中的家夥另眼相看。而且張璁會試才考了壹百名,這種成績註定難有大作為,充其量就是外放當個縣令,再加上年齡這麽大了,上升的空間極為有限。
  三人在國子監附近找了壹家還算幹凈的酒樓,要兩壺酒和幾味小菜,壹邊吃壹邊閑聊起來。
  酒過三巡,氣氛開始熱絡起來,張璁輕咳壹聲道:“據說朝中近來正在討論給興獻王和興獻王妃上尊號的事,不知子謙兄和民受兄怎麽看?”
  國子監的書生都喜歡議論朝政,尤其是弘治帝時期,弘治為人比較寬厚,廣開言路,大小經筵從不間斷,深受文官喜愛。所以在弘治朝,官員都樂意進諫,文官政治也達到了壹個小高峰,受此影響,在學的書生們都熱衷於討論時事。
  如今新帝即位,正德朝的權監幾乎被壹掃而空,文官政治再次占了上風,文人們似乎又看到了弘治朝的“美好時光”,所以時下國子監的書生們又開始熱衷議論朝政了。
  這段時間議論得最多的自然就是給新君親生父母上尊號的問題,國子監那些書生分成了兩派,壹派支持內閣的決議結果,壹派則持反對意見。當然,絕大部份書生都支持內閣的決議,費懋中就是其中之壹。
  所以此時費懋中答道:“我同意內閣的決議,興王壹系是小宗,而先帝壹系是大宗,新君以小宗入繼大宗,自然要過改門換庭,稱呼孝宗(弘治)為皇孝是理所當然的。”
  張璁搖頭道:“在下卻是不敢茍同,新君繼承的是大明皇統,無論是興王壹系,還是先帝壹系,均是太祖的血脈,何須分大宗和小宗。更何況興獻王只有今上這壹個獨子,按照禮法,獨子是不能過繼給別人的。”
  費懋中皺了皺眉,想反駁,但壹時又想不到反駁的理由,於是閉口緘默。
  徐晉不禁心中壹動,看來張璁在這方面下過功夫啊。
  張璁見費懋中無言以對,不由有點得意,轉而問徐晉道:“子謙以為如何?”
  徐晉對古代的禮法沒什麽研究,而且這玩意在徐晉看來毫無意義,花太多心思在上面於國於民無益,只會虛耗時間和財力。
  如果楊廷和強逼朱厚熜認正德為父,徐晉肯定是反對的,畢竟認堂兄為父,就連他這個現代人都接受不了,不過認弘治帝為父倒是可以接愛。當然,如果朱厚熜實在不願意認弘治帝為父,徐晉也會站他,無關乎對錯,就是感情上也要站朱厚熜。
  徐晉微笑道:“這事還輪不到咱們來決定,在下就不發表拙見了!”
  張璁聞言笑道:“子謙所言極是,咱們這是鹹吃蘿蔔淡操心啊,呵呵,還是聊點與咱們有關的事吧,後天就是殿試了,子謙覺得皇上會出哪方面的考題?”
  徐晉心中壹動,看來這才是張璁請自己喝酒的真正目的啊,這家夥倒是沈得住氣,兜了個大彎才問出口。
  殿試是皇帝主持的,而殿試題目也是皇帝出的,只有壹道策論題,考的就是治事理政,不考經義文章。
  現在誰不知徐晉曾經救過新君,而且在新君登基之前徐晉就是興王府的座上賓,所以徐晉肯定對新君相當了解。也正因為如此,張璁才找徐晉探口風。
  徐晉道:“我又不是皇上肚裏的蟲子,如何得知皇上殿試會出什麽考題,不過,據我了解,皇上似乎對開疆拓土比較感興趣。”
  張璁眉毛壹動,心中暗喜,這頓酒沒有白請,笑道:“謝子謙兄指點!”
  徐晉笑了笑,張璁這個未來首輔的人情,他還是樂意賣壹個的。當然,徐晉也不敢保證小奴兒壹定會出這壹方面的策論題,自從那天登基儀式後他就沒見過那小子了。
  眾人又聊了壹會,直到天色開始暗下,這才離開了酒館。
  張璁看著駛遠的馬車,微笑著捋了捋胡子,他這次請徐晉喝酒,打探口風只是次要的,真正的意圖卻是和徐晉套近乎。
  錦上添花不值錢,雪中送炭才彌足珍貴,在別人都疏遠徐晉時,張璁卻反其道而行,因為他看得比別人長遠!
  以張璁的條件,如果不獨辟蹊徑,這輩子註定難有大作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