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壹十二章 文震醉白
寒門崛起 by 朱郎才盡
2019-5-16 20:39
壹陣商業互吹,讓景王府醉白詩會處處充滿愛,氣氛融洽的不要不要的。
評選佳作活動也在商業互吹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目前已經挑選出十首佳作了,其中裕王府的詩作只有殷士儋和張居正的作品在列,而且名次也是在後面。
“殿下,朱平安朱大人的全詩作完了。”
在景王府歡快的氛圍中,內侍又壹次顛兒顛兒的捧著宣紙獻給了景王。
錢東陽在內侍捧著宣紙壹進門就註意到了,但並不以為意,視若無睹。有了朱平安前兩句的鋪墊,現在朱平安的詩作再也激不起錢東陽心中壹絲漣漪了。
徐溥依然。
甚至詩會上好奇心最為旺盛的李東堂,現在對朱平安的後半首詩作,是沒有壹點好奇心了。
其實,拿到宣紙的景王壹開始也沒有在意。
正是因為不在意,所以當他將視線落在宣紙上,看到朱平安的後半首之後,才會又壹次忍不住“咦”了壹聲。
聽到景王吃驚的“咦”聲,錢東陽等人忍不住從商業互吹中擡起了頭,將目光看向景王手中的宣紙。
該不會是朱平安的詩作又爛出新水平了吧?!
前兩句就夠爛的了,後兩句竟然還能爛到讓景王殿下吃驚的地步,朱平安後半首不會整成打油詩了吧?!
錢東陽等人如是想道。
景王看完後,又怔了片刻,方將手中墨汁未幹的宣紙遞給了距離他最近的錢東陽。
錢東陽接過宣紙後,不以為意的將目光放到詩句上。
壹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
這上半首已經看過了,錢東陽掃了壹眼將視線轉到了下半首上:漢家天下四百年,盡在留侯壹箸間。
咦?!
錢東陽看到這神轉折的後半首後,表情反應和景王如出壹轍,忍不住也是壹聲驚訝出聲。
“有這麽差嘛?!錢老大人,您老讓讓下官也開開眼。”
好奇心很強的李東堂見狀,忍不住湊上前,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看到後便大聲的讀了出來:
壹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
漢家天下四百年,盡在留侯壹箸間!
讀完之後,李東堂後知後覺的“噝”了壹聲,有了後半首之後,這首詩可就脫胎換骨、畫龍點睛了,這首詩就不是壹般的詩了,足以列入前十佳作之中。
通篇看來,朱平安是故意的。前半首不溫不火,是在為下半首做鋪墊,前半首越是不起眼,後半首越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李東堂讀完之後,醉白詩會也安靜了。
足足過了三秒之後,醉白詩會才重新有了聲響和討論之聲。
和涼棚詩會差不多,有人覺得朱平安寫的好,狀元郎不愧是狀元郎,寫詩還真是有壹首;可是更多的人覺得朱平安誇誇其談、過於自傲了。
“少年郎,自信點是好事,可是自信過頭自傲了,紙上談兵,誇誇其談,那就步了趙括的後塵了。”
“就是啊,嘴上沒毛,口氣倒是不小。”
“漢家天下四百年,盡在留侯壹箸間……壹個弱冠少年,還真敢說……”
“稚氣未褪,大言倒是不慚。”
這壹類唱衰朱平安的聲音,比涼棚詩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是景王府的,朱平安是裕王府的,雙方立場不同嘛,景王府眾人心裏和嘴裏更不願意承認朱平安的詩作,所以diss朱平安的聲音此起彼伏,壹句接著壹句。
其實說起來,朱平安年紀不大,也是給他們留下比較明顯的話柄了。
景王坐在主位上,不置可否,手指輕輕的敲著桌子,似乎是在和著歌姬的節拍。
徐溥雖然沒有參與diss朱平安,但是聽到周圍眾人diss朱平安的話語,還是很受用的,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那些diss朱平安的人,默默的鼓勵他們。
“到底是年輕人呢。”錢東陽搖了搖頭,感慨了壹句。
錢東陽只是感慨了這壹聲,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眾人聞言後,diss朱平安diss的更起勁了。
“殿下......”
在壹陣diss聲中,內侍又壹次捧著壹份墨跡未幹的宣紙小跑而來。
“隔壁又有誰作詩了嗎?”
“算起來,隔壁該做詩的都做了吧?剩下的也都是小魚小蝦了吧。”
“隔壁還能有什麽好詩。”
眾人對此並不怎麽好奇,不以為意。
“誰作的?”
景王在接過宣紙前,隨口問了壹聲。
“還是朱平安朱大人作的。”內侍雙手獻上墨跡未幹的宣紙,低著頭回道。
朱平安?!
又是朱平安作的?!這小子竟然又作了壹首?!
雖然不想承認,可是事實上,朱平安這小子上壹首詩作就已經非常出色了,沒想到又作了壹首?!
眾人聞言,壹下子安靜了,此起彼伏瘋狂diss朱平安的聲音也都消失了。
這壹次,眾人沒有誰再對朱平安的詩作掉以輕心了。
景王也是如此。
“嗯?!”
接過宣紙後,景王將視線落在宣紙上時,心裏已經有是做好了重視的準備,但是在看到宣紙上的朱平安的作品後,景王又壹次沒控制住自己,失聲“嗯”了壹聲,接著越往下看,景王似乎越是激動,手裏的宣紙都有些抖動了。
看完之後,景王悵然若失的望了裕王府的方向壹眼,然後將手裏的宣紙傳給了錢東陽。
錢東陽註意到剛剛景王神情變化了,所以心裏準備更足,可是當他看到宣紙上的《少年大明誌》後,仍然忍不住愕然變色,然後忍不住將手裏的作品讀了出來:
“少年智則大明智,少年富則大明富;少年強則大明強......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壹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大明,與天不老!壯哉我大明少年,與國無疆!”
......
壹作讀完,滿堂皆驚!眾人如聞雷震,壹個個目瞪口呆,聽的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強烈的鼓勵,強烈的進取精神,強烈的感染力,強烈的大明自豪感,強烈的責任感......即便他們不再年少,可是聽了,也忍不住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生壹股為我大明屹立於寰宇之巔而奮鬥終身的沖動,更不用說少年聽了呢。
可以想象,此作必會閃電壹樣,迅速傳遍整個京城,傳遍整個大明,激勵壹代又壹代的少年。
有此壹作,必當明史留名!
眾人只覺《少年大明誌》壹出,醉白詩會的所有佳作都黯然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