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壹卷鬼神圖錄

牛油果

修真武俠

壹身休閑打扮的江舟,半張著嘴,呆呆地看著周圍。
到處是參天的古樹,最小的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四十三章 道門做不得,我西方教做得

我有壹卷鬼神圖錄 by 牛油果

2023-7-23 14:00

  “妳還真是讓我難辦啊……”
  江舟不知道黑白無常在背後討論他,他現在正苦惱如何處置陳徑草的遺體。
  按理說,只是敬佩其胸襟為人,為他打點陰神、處理身後事,也算仁至義盡。
  只是剛剛他研究這鐵鋤,看到了陳徑草所說的那篇谷神調春令。
  就是他急欲渴求的木行法門……
  江舟不得不感嘆壹下,自己的霸道氣運。
  只是他想要,陳徑草就用命送來了……
  這因果結大了。
  看來,確實得想個法子,了了他生前最後的遺願,將這篇調春令進獻給李二。
  不僅如此,江舟想著,怕是還得給陳徑草討來壹條路子,讓他得窺臨死前還念叨的“正道”。
  想了想,江舟施了個雪山咒,將他的遺體冰封,再取出彌塵幡給收了。
  剩下的幾具屍體,卻不再理會。
  他也不怕讓人發現了。
  給他們背後那些僧人壹個警告也好。
  回到縣府,便暫時將雜念拋下,研究起鐵鋤裏的那篇調春令。
  仔細研究下來,江舟有些驚異。
  這谷神調春令,不愧壹個“令”字。
  確如陳徑草所言,壹聲令下,便能使草木稻谷生長。
  只是他竟從此法中窺到幾分熟悉之感。
  分明是與降龍伏虎、呼風喚雨這等三十六天罡法同出壹源,壹脈相承,且其中有種未盡之意。
  陳徑草說這是其門中自壹門先天大道神通的殘篇所補全推衍而得,恐怕便那門神通便是天三十六天罡法之壹。
  可惜不全。
  不管如何,這篇法門,確實有調和運使五行木炁之能,暫時足夠他此時所用。
  壹連幾天,江舟都沈浸在推衍吞吐五炁之法中。
  好在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便已成功推衍出壹部完整的法門。
  五行法壹全,本是喜事。
  但江舟很快卻又體會到了另壹層痛苦。
  太慢了!
  習慣了西嶽聖居之中,先天五炁如淵海壹透無窮無盡,甚至不用費心費力,行走坐臥,身體都在自發吞吐五炁,簡直就是把自己泡在其中都能腌入味兒了。
  而現在,就像是離了水的魚兒,像是放棄了百億家業……不,是被百億家業流放,只能自食其力,被社會毒打,壹分壹毛都要數著過日子的可憐蟲。
  還別嫌棄,就這壹分壹毛帶得是靠著九九六福報拼命拼來的……
  既然如此,那就把這法門叫做九九龜息功吧。
  像烏龜壹樣慢,像九九六壹樣苦……
  也算是給自己的壹個鞭策、警醒。
  鞭策警醒自己壹定要盡快找辦法擺脫這種苦日子……
  好在他還有鬼神圖錄,從上次擊殺那頭琴蟲來看,他擊殺那些妖魔,也能得到五行之炁。
  還有之前得到的木炁之精、火炁之精,也足夠他用壹段時間了。
  江舟現在總算明白,當初那個喪門神為何會拿壹個地脈火眼與他交易。
  這種蘊藏五行之炁的所在,確實是修行中人求而不得的寶地。
  如此壹來,他這次失信,倒是欠對方欠大了。
  倒是得盡快結束這邊的事情,回到那處地脈火眼。
  他現在是在這種“幹涸”的環境裏多待壹刻都不願。
  “篤,篤。”
  正因極度的落差而煩躁之時,有人敲響房門。
  “大師,縣尊有請。”
  江舟應了壹聲,便收拾心神,起身走了出去。
  ……
  “大師,聖上聽信了那如意珠之說,下旨要本縣將那平和與如意珠送至長安,命其祈雨,並著令本縣從旁協助,籌備壹應祈雨事宜。”
  縣尊面帶憂色道:“這可如何是好?”
  江舟笑道:“縣尊,此乃幸事,何故煩憂?”
  “哎呀,何來幸也?”
  縣尊急得拍手道:“這如意珠之事,是真是假,本縣都不得而知,這要是送去長安,祈雨不成,本縣這頂帽子丟了還是小事,但若因此令聖上失信於萬民,那本縣縱萬死也難贖其罪啊!”
  江舟笑道:“縣尊不必煩憂,貧僧此前前去探聽,已知那如意珠之說乃確有其事。”
  “哦?此珠果有如意稱心之能?”
  縣尊期盼道:“可能令天降甘霖否?”
  江舟點頭道:“縣尊只管放心,貧僧不打誑語,有此珠在,關內大旱必可解矣。”
  縣尊大喜:“好!那本縣這就上書聖上,當全力籌備祈雨之事!”
  “善哉,善哉。”
  江舟口宣佛號,眉眼帶笑。
  ……
  鄭縣縣尊行事頗有些雷厲風行。
  做了決定,便連夜上書長安,大包大攬,將祈雨之事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值得壹提的是,他並非是為了攬功,也非是百分百信任江舟。
  他將平和與如意都說成了是自己進獻的祥瑞。
  若是祈雨成功,他自然是進獻祥瑞有功。
  但若失敗,他必然要落得個虛構祥瑞,諂媚惑上的罪名。
  他這是在為李世民兜底。
  連江舟都不得不感嘆,難怪李世民有聖王之譽,能在這地仙界打下如此盛世氣象。
  不過壹個鄭縣縣令,便有如此忠心、擔當與氣魄,可謂是上下君臣壹心。
  觀壹斑知全豹,遑論其他了。
  李世民得到回音,也不知是因為信任這臣子,還是也看出了鄭縣縣令的用意,也是完全沒有了顧忌壹般,當即頒下了壹道聖旨。
  要在長安召開壹場盛大的祈雨法會。
  非但大興土木,著令工部半月之內,在長安城中建起壹座風雨壇,以為祈雨之用。
  更是廣發金帖,邀請道、佛兩教各大寺廟觀閣真人大德、左道旁門百家百派有名有姓的高人都前往長安赴祈雨法會。
  卻也不知是何用意。
  正當大唐上下各方因這壹場突如其來的法會風起雲湧之時。
  風雲的中心,平和這個普通的農家子,也被護送到了長安。
  隨行的,還有花滿月與落墨書生。
  “花姐姐,這可怎麽辦啊?”
  平和滿臉緊張道:“祈雨事關大唐萬萬百姓之生計,我從來沒有祈過風雨,也不知這珠子能否令天降大雨,若是失敗,我豈非大唐罪人?”
  “妳別叫我姐姐,我受不起。”花滿月此時也是咬著手指,如圓月般的臉龐已愁成壹團。
  壹旁的落墨書生皺眉道:“我聽聞此間風雨雷電皆出於令,令發於天,如意珠雖有神威,恐怕也難求得這場雨下來。”
  平和更是大驚,失聲叫道:“啊!那可怎麽辦?”
  “阿彌陀佛。”
  “貧僧有禮了。”
  幾人苦惱時,忽有幾個僧人闖進了這處朝廷為他們安排的落榻之所。
  平和起身道:“妳們是誰?”
  其中壹個肥頭大耳,肚兒圓圓如大鍋壹般的僧人笑道:“貧僧天龍寺慧法,見過小施主。”
  花滿月擋在平和面前,皺著小臉道:“妳們想幹什麽?”
  “女居士不必緊張,我等前來,是想助這位小施主壹臂之力。”
  僧人笑道:“正如這位道友方才所言,風雨雷電,皆出於令,令發於天,天庭若無敕令,縱神珠威能,亦絕難下得半滴雨。”
  落墨書生疑道:“既然如此,妳們又能做什麽?談佛啊相助?”
  “道友不必心急,聽我說來。”
  僧人笑道:“東土道門,受天庭節制,但佛道兩別,我西方教卻不壹樣,只尊佛祖,雖敬天庭,卻不須遵天庭律令,”
  “道門做不得的,我西方教做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